绿联 绿联

经济观察 | 2023上半年各大城市经济的活力与乏力情况

发表于:2023-08-04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频繁使用金融制裁和贸易管制措施,一方面收紧货币政策,抑制其国内的高通胀。另一方面谋计施加压力,拉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系统性地加剧了全球需求的收缩,使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蒙上阴影。

 

上半年已过,中美欧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已陆续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的经济成绩单,国际上对全球经济年内的走向趋于明朗的声音相比前几个月多了起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发表的最新季度《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中,已将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同时警告称,全球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下行风险。IMF预期中国经济增长持平,预计今年增长5.2%,明年预计增长4.5%。与之一致的是,我国2023年GDP目标为增长5%左右。

 

国内情况,2023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今年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的阶段。

 

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

  • 投资总体是增长的: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投资增长速度放缓,但其增长速度仍然保持正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7.2%,固定投资增长3.8%。但受民间资本投资的影响,民间资本投资从1到6月份增速下滑到了0.2%,以及房地产引发的系统性问题、就业低迷、生育下滑等问题,从而传导到企业及个人的微观感知方面,就是大家所吐槽的2023年大环境更艰难。

  • 消费总体是增长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

  • 进出口总体是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不乐观的是进出口,全球贸易低迷,从今年四月份以后,我国进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六月出口出现负增长,但上半年国内的进出口规模仍然是突破二十万亿,增长了2.1%。

 

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的共识背景下,各行各界的活力与信心都在打折。但中国的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国上下促稳提质阶段,仍需更多洞察力的果断与协同。

全国概况

目前全国共有24座万亿GDP城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青岛、宁波、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广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长沙、郑州、济南、合肥、福州、西安11个省会城市;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等6个地级市)。2023上半年这24座重点城市合计的经济总量为21.27万亿元,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风向标”,对带动位于其周边的城市协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广东,目前万亿城市达到4座,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也是领头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的4大核心城市。其中深圳与广州稳定全国GDP前十的地位。

慧联产研对全国24座万亿GDP城市的经济数据做了以下排序对比,如下表所示,2023年上半年各大城市经济总量的层次结构依旧稳定,北京与上海相差甚小,GDP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三大城市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底牌,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

增速方面,除了尚未公布的GDP数据的郑州和长沙,24座重点城市中,低于平均GDP增速的城市分别有:重庆、广州、苏州、武汉、天津、佛山、福州、泉州、东莞, 东莞市是目前体量最小、GDP增速最低的万亿GDP城市,2023年上半年增GDP速仅为1.5%。

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但仍未恢复正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16.8%

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见下图1),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降幅比1—5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02.0亿元,同比下降21.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872.0亿元,下降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66.8亿元,下降1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89.2亿元,下降13.5%。

2023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本文未统计香港、澳门)贡献全省8成经济:如下表所示,2023年上半年珠三角9个城市的GDP合计约5.12万亿元,占全广东省比重约81%。绝对值方面,深圳依旧作为广东经济总量的老大哥,上半年GDP突破了1.6万亿元,广州上半年GDP突破1.4万亿元。增速方面,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其次是中山、佛山,增速分别达5.5%和5.2%。其余高于全省增速的城市有珠海、惠州、江门等。而东莞与肇庆上半年的GDP增速表现最为乏力,主要原因之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拖累,东莞与肇庆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9%、0.5%。

依照各城市2023上半年的GDP总量,粤港澳大湾区可明显划分为四个梯队,如下图所示,每个梯队的城市呈现体量相近,竞速激烈的特征。

以下重点对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的4大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情况展开分析。

大湾区第一梯队城市

1、深圳:

【上半年表现活力】今年上半年,深圳GDP实现16297.6亿元,同比增长6.3%,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贡献度达47%,对广东省的经济贡献度达26%。深圳上半年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深圳的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了47.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4.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3%。

【城市活力根基深厚,稳住制造盘】深圳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龙头城市,具备扎实且丰富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重大产业创新,是国内公认的高竞争力产业集群聚集地,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领先企业、中小企业等生态齐备、产业链上下游结构性完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从过去以IT产业为核心,成功塑造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第二曲线,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也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优势城市。深圳依托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构建了“三电”“三智”先发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新能源相关企业有2.4万家,占全市GDP比重在15%左右。

另外,深圳稳制造的经验值得学习,2022年,面对多重因素冲击,深圳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工业占GDP比重多年来首度实现回升,工业规上总产值和全口径增加值首次实现全国“双第一”。今年来,深圳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提出未来5年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的高品质、低成本“工业上楼”产业空间,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延缓产业链外迁的速度,留住传统及新兴的中小企业。

2、广州:

【上半年表现一般】2023年上半年,广州GDP为14130.69亿元,同比增长4.7%相比一季度1.8%的增速,第二季度有明显好转。不过整体增速仍低于全省水平5%。广州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频遭网上质疑,被重庆赶超的声音不绝于耳,同期,重庆GDP为14345.95亿元,增长4.6%。
今年上半年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87.10亿元,增长1.7%,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跌0.9%,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分别下降2.8%和4.4%。由此分析,或大概率是由第三产业服务业恢复所带动的第二产业增长,规上工业的活性不足,广州的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行业、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工业上半年表现均较为疲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业的发展动能仍处于量的积累状态,暂未有大起色的制造端突围。

【城市新动力正在蓄能】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等作为广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处于增长承压恢复阶段。值得关注的是,2023上半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工业投资增长21.9%,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2%,自2022年以来,工业投资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累计增速。产业投资结构先转型,才能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广州目前有大体量的固定投资项目在等待未来的效益产出,这个时间差即是新动能的蓄力过程。

大湾区第二梯队城市

1、佛山:

【上半年表现出色】佛山坐稳广东经济“第三城”,今年上半年佛山GDP为6070.7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同比大增7.2%,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为全省第一。

【支柱产业稳增长,新动力进入快车道】佛山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十的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7%。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佛山依托全国前五的工业规模和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如今已经集聚了超过150家氢能企业和项目,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其中,南海更是国内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2022年,南海氢能产业集群入选了工信部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广东首批五个之一、佛山唯一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南海的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材料环节优势最为突出,是目前国内少有具备燃料电池及系统8大关键零部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燃料电池及系统生产企业最多的地区,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

2、东莞:

【上半年制造业失 速】与佛山同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仍旧承压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9.57亿元,同比下降5.9%,增速比1-5月提高0.7个百分点,东莞工业生产的承压直接拉低了GDP增速, 2023年上半年增GDP速仅为1.5%。

第二产业同比下降了2.5%。按门类,制造业下降6.4%。按行业,东莞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4%,跌幅比1-5月分别收窄0.6个、0.5个百分点。

东莞2022年的GDP虽再次站上万亿,但增长动能欠佳,GDP增速仅为0.6%,全省倒数第六,2022年全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67.39亿元,同比下降1.3%。

【外贸大环境直接影响】据2023年东莞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年外贸进出口近1.4万亿元)连续28年稳居全国前五,全省第二。东莞目前拥有超过1.38万家外资企业,其中港澳台资企业1.2万家,占全部外资企业的85%以上,可见外贸对于东莞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贸依赖程度过高所带来的阵痛影响是较大的,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贸易保护的严重冲击,中国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增加,叠加全球疫情后的经济疲软和国际形势变化加剧。国家商务部表示,进入2023年,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数据显示,东莞工业企业的外贸订单减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便一直持续到了今年。2023年进出口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上半年进出口下降了11.3%,其中出口下降了9.4%。

【东莞产业立新柱,蕴存新动能】面对大环境的冲击,东莞市稳抓大局。2023年东莞将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开展“招商年”活动,“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实际投资8000亿以上,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速12%以上。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将突出“高位统筹+多方联动”构建大招商格局、突出“龙头项目+专精特新”加快产业立新柱、突出“拓空间+全球推广”推进精准招商、突出“建机制+优服务”激发招商活力。

2023年3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东莞被点名了4次,被赋予了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和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的新任务。在《意见》基础上,广东省发布另一份文件《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提出在东莞建设电池综合利用集聚区。东莞对此迅速响应省的谋划与布局,随即在5月份发布《东莞市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细化扶持措施,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正全力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下一个产业新立柱。根据《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东莞将加快打造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新立柱,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争取到2025年底前以新型储能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率先突破1000亿元规模,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支撑东莞产业新动能发展的,是其完善的制造业体系。2022年,东莞民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152.67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6.4%,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占比稳定在五成。数据显示,东莞已形成了由20多万家工业企业、1.2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7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元企业、24家超百亿元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得益于万亿电子信息产业的雄厚积淀,以及完善的先进制造体系,东莞在消费电子类锂电池行业的表现尤为亮眼,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从单纯的组装加工,发展为涵盖上游设备材料生产、中游加工组装制造、下游应用等全链条的完备产业,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均在东莞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所需的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材料在东莞均有布局。诸如东莞杉杉的电解液技术能力和企业规模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莞卓高、东莞赛普克在陶瓷涂覆、PCDF涂覆、PMMA涂覆等高性能涂覆隔膜领域享誉行业,凯金新能源所生产的人造石墨锂电负极材料产量稳居全球前四位,还有高容量圆柱锂电池领域的创明电池、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博力威等一批在锂电池制造、锂电材料、锂电产品、锂电设备等关键领域深耕细作的优质企业。在《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东莞以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前十二强的成绩,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结 语

慧联产研认为,世界各类经济体已高度关联,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各种形式的联盟捣鼓,形成如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经济周期规律下,近几年要实现全球经济“轻舟已过万重山”并非易事。当下国内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民生系统,该系统应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民营经济,二是民众就业,这也是各大城市在稳定原有支柱产业、蓄力新兴产业发展时,所需要的关键动能来源。在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引资的同时,不应一味地导入“鲶鱼项目”推高城市投资成本从而导致产业供应链不协调,需加快推出并完善地方的民营经济和民众就业的特色配套,将信心及实处传导落地至民生系统,进一步反哺、协同城市的产业系统,才能在这场城市高质量发展突围赛中获得先机。

 

相关文章

10-02战略合作|谢岗镇人民政府与慧联产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03-18“新质生产力”新解读,三大方向锁定关键发展领域

12-24绿联产服中心荣获东莞私募行业优秀服务平台

12-24热烈祝贺绿联产服提供运营服务支持的寮盈慧谷(商会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12-31数字赋能·共话信息科技产业未来